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出新贡献。7月17日至23日,在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荣的带领下,24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前往教育部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延安大学,参加“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实践研修活动,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研修活动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报告、现场讲解、激情教学、信念教育、现场体验等多形式的学习活动。
研修中,大家先后听取了常改香教授作《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新征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要讲话精神》、张社争教授作《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王东维教授讲授作《高等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以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例》、曾鹿平教授作《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逻辑转化》的专题报告、程琴教授作《从悲腔到颂歌——走进陕北民歌》音乐教学,通过理论讲解,更加深刻、系统地学习了延安精神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
实地参观中,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先后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杨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大学校史馆等地,参观了中共七大旧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从历史的细微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听取了冯建玫教授、张文生副教授、郝琦教授的现场教学,分别为我们带来了《纪念白求恩》《坚持自我革命 跳出历史周期律》《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等激情生动的课堂。
情感教育中,大家走进红秀《延安 延安》剧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延安精神。红秀《延安 延安》是一台大型跨界舞台艺术作品,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从上海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白雁鸣与欧阳坚、栓柱两位红军战士战斗、学习、成长的故事。演出融合音乐、舞蹈、杂技、特技等多种表演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
现场体验中,大家来到梁家河村,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住过的窑洞,实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青春岁月。习近平在梁家河打的水井、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开办的铁器社、缝纫铺、百货店等,村史馆内习近平与老百姓真情交往的片段,深深触动了老师们的灵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足迹,边听边看边思,细细品味,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在王东维教授详细精彩的现场教学中,身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和真切的人民情怀。
此次实践研修是一次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深入研学,是一次回归党员本色的“寻根之旅”,是一次激发革命激情的“赋能之旅”,更是一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铸魂之旅”。活动中,24名思政课教师严格遵守纪律,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氛围浓厚。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了解了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深刻感受到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参观见证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是如何从黄土高原这一口口窑洞里走出来的。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将本次实践研修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将所见、所感、所想、所思通过课堂传导给学生,培养学生继承光荣革命传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切实为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