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古红桔吗?”这个春节,许多市民前往万州区太龙镇太阳社区购买古红桔都扑了个空。果农魏大权乐呵呵地说,“早在节前就卖完啰,零售卖到了5块多!”
过去,万州古红桔卖价很少超过1元钱,每年到了三月份还有果子挂在树上,甚至最后烂掉。今年,万州古红桔为啥早早销售一空,并且还卖出了好价钱?
▲果农在采摘古红桔。 受访者供图
2月6日,魏大权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是江南官方网站(中国)(下称三峡职院)的20多名教师让万州古红桔走出了困境。
烂在树上的古红桔
万州古红桔形如灯笼,色如明焰,有4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被誉为“库区柑橘活化石”“世界红桔基因库”,至今沿长江万州段两岸39公里范围内,仍保留和生长着5000余株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桔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万州古红桔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一度被称为“沿江农民的摇钱树”。
“当年很多人因为红桔成了‘万元户’。”魏大权的父亲、77岁的魏淑恒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们家每年都要卖6000多斤红桔,每斤价格1.5元。老人摇摇头说,“2000年左右,古红桔就走下坡路了,价格低,还不好卖。”
三峡工程蓄水后,万州古红桔的产地仅存于太龙、钟鼓楼长江一带,这也是世界唯一仅存的数万亩千年古红桔种群和优异基因库。万州古红桔传统生产系统也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三峡职院对红桔果品综合利用开发的产品 受访者供图
51岁的何良东从小跟着父辈种植古红桔。他告诉记者,随着水果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增大,再加上劳动力减少带来的果园疏于管理、病虫害频发,以致红桔品质下降,鲜果滞销。
“古红桔资源需要保护与传承,但果子价格低又不好卖。”何良东说,没办法,大家只好让古红桔挂在树上烂。2009年,他携手6家种植大户,联合352户果农成立专业合作社,试图对4000亩古红桔进行提质改良,但成效不明显。
病情指数降低7倍
古红桔产业的困境,引起了江南官方网站(中国)关注。
“落果率达 20% ,商品果率只有49.5%。”该学院江南平台党总支书记丁廷发实地考察后,认为当地古红桔长期不修剪,平均高度达七八米,既不方便采摘,又容易加大田间湿度,加重病虫害发生,“种植户收入逐年下降,千年农业种质资源面临危机。”
2022年, 三峡职院紧密对接地方产业,与太龙镇等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组建由20多名教师组成的技术团队,深入太阳溪社区,从“栽培-防治-加工”三方面着手,开展100亩“古红桔提质增效增收”示范点建设。
古红桔栽种培育了4000多年,其生长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为此,三峡职院技术团队开出第一道处方——强化修剪,随后开展以柑桔褐斑病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同时结合果园实际情况配送有机肥和添置轨道车开展省力化栽培。
▲身价翻倍的古红桔成了抢手货。 受访者供图
“综合施策,病情指数降低了7倍。”学院教师王东透露,经过一年精心管护,现在示范点褐斑病果实发病率由过去的60%降到了5%,产量是标准执行前的103.6%,平均单果重提高了45.6%,糖度提高了2.6%,落果率减少了18.5%,商品率提高了42%,“果大、果靓、果甜,古红桔鲜果长势达到预期提质效果。”
今年卖了个好价钱
“这个果子好大”“今年的古红桔好红”“今年一定要买来尝一尝”......去年,示范点与众不同的100亩古红桔引来路人纷纷点赞,不到腊月初十就被购买一空。何良东脸上露出了笑容。
何良东告诉记者,100亩示范古红桔产量达30万斤,其中3万斤优良果每斤销售价格达到5元,统货价格也卖到了2.2元。这是古红桔40多年来卖出的最高价。
除了鲜销,通过先进生产加工储存技术进行科学处理后,古红桔还可以加工成桔瓣罐头、桔子酱、陈皮、香精油、果胶、干桔络、桔罐茶等便于储存的产品。
“目前以鲜销为主,深加工产品很少 。”丁廷发称,农产品深加工团队前期调研发现,古红桔的增值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果品深加工环节较为薄弱。必须延伸产品产业链,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为此,三峡职院又组建深加工团队, 教师付勋主要负责果酒研发,崔俊林主要负责果汁、果脯、果酱、罐头系列产品研发,张文玲主要负责古红桔化妆品包括精油、润唇膏、香皂的研发。
现在,古红桔酒、古红桔精油化妆品、柑桔传统精深加工产品已完成实验室生产和包装设计,分别申请专利共计30余件,正在完成量产流程和厂房设备建设购置。三峡职院还与合作社共同注册平湖桔颂酒、橘馥化妆品、平湖桔乐桔汁果脯等商标。
三峡职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广示范点探索出的经验,推动万州古红桔产业在面上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