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方网站(中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秉持将职业教育办到“农村的田坎上、农民的心坎上、农业的命脉上”的育人理念,在三峡库区创办15所“田间学院”,创新“三农”人才培养“游教”模式。采取“田间创客”行走式教学、“田间保姆”家访式传技、“田间农博”问需式答疑等有效举措,致力于游训“在乡人才”发展、游助“返乡人才”创业、游育“入乡人才”扎根,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探索之路:“游教”乡村,赋能于民
(一)立足乡村“游设”田间学院
学院在人才培养端上改革,冲破校园“围墙”办学,践行“校村共生”。主动与万州、云阳、开州、忠县、梁平等9个区县15个乡镇(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建村民“家门口大学”,星火式设置集“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田间学院15所。开启“游教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实现“校园与田园”教学空间转换,书写三峡库区“田间赋能”新篇章。
1.创建“共生模式”。田间学院破解“三农”人才培养不适应、缺实践、难协同等问题,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原则,构筑学校乡村双主体、教师技师双导师、学生农民双身份、教室田间双情景、理论实践双类型的校村协同育人共生机制,凝练田间办学“五融合、五重构、五联动”育人模式。
2.联筑“游教体系”。创建“校村一体”的办学范式,打造校村深度合作的命运共同体,筑牢支撑体系;探索“师徒同荣”的教学方式,建立“游教导师”与田间学院学员“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新型学徒关系;践行田间产教育人模式,实施“产中教,教中产”和“做中学,学中悟”,培育知行合一的乡村实用人才;实施育训结合,“育”高素质农民,鼓励农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全日制大专生;“训”乡村带头人,传授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丰富“指尖文化”,赋能“现代智慧”。
(二)农学结合“游育”三乡人才
田间学院践行校村共生、三产融合、农学结合战略,致力于实施“三乡人才”培育工作,成效显著。田间学院学生马刘洋扎根乡村,带领乡亲养猪脱贫,2019年入选“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陈流江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1.育训“在乡人才”发展,坚持“农学结合”,培育田间“新农民”。学院组建由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组成的乡村振兴专家库,长期坚持上山下乡,利用“田间学院”创设“流动课堂”,瞄准“在乡人员”送教进村入户,培育乡村新农民。编著适合地方产业的田间教材21本,创建田间微课68门,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方式,引领村民“网络空间线上学、田间地头集中学、创业基地实践学、产教融合跟着学”,每年在周边区县巡回式开展“田间农技”培训,参训学员9800余人次。
2.扶助“返乡人才”创业,坚持“三产融合”,打造田间“新农业”。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已成为乡村常态。学院教师巡回鼓励帮助这类返乡人员大胆创新,填技术短板,补创业之“钙”。学院在万州龙沙镇、白土镇及忠县新立镇等,巡回带领186名返乡农民工刨根“稻鱼共生”学问;轮流指导239名返乡人员扎根“科学养殖、深度加工、精细服务”全流程研修,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三峡稻鱼米”“三峡职院稻田鱼”“微腊肉”“平湖桔颂”等4个生态产品。
3.培育“入乡人才”扎根,坚持“校村共生”,建设田间“新农科”。开设“三农思政”“生态种养”等田间特色讲座178个,传授“手机+新农具”技艺,培育田间新农科人才。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鼓励一大批毕业生回农村打拼,在乡村扎根书写“大田文章”。每年培训农业经理人、合作社带头人、智慧农业带头人等5200余名,促使他们入乡扎根,续创“耕读文明”。
(三)田间创客“游开”行走课堂
391名专业教师、103名产业技师、80名创业导师组成“田间创客”队伍,游设“田间课堂”行走办学,为乡村多方式注入“农活”新动能。
1.“田间创客”行走式教学:按需组班,嵌村教学。根据农时季节和乡村需求,采取“合并同类项”方式,以乡(镇)村为单位按需组班。学院270余名导师轮流在“田间学院”组班授课,年均累计达180班次。根据产业特色,派驻“田间创客”队伍奔赴乡村,利用大田作业、夏天中午茶、夜间闲聊时,采取大学老师进农田、村民家中上大学、双创活动入田间等办法,开创田间讲座,开设夜校课程,开办行走课堂。
2.“田间保姆”家访式传技:做给民看,带着民赚。近3年来,万州、巫溪、云阳等区县田间学院“游教小分队”,人人争当田保姆、禽保姆、果保姆。队员们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不断巡回式家访、田访,发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鼓励村民实施“三变”改革,以“赚了是你的,亏了是我的”承诺,带领村民创办稻渔综合种养合作社29个、青脆李果业基地3个、电商平台1个,助力打造“腊肉人家”“稻渔香”“花果山”等7个乡村旅游品牌。
3.“田间农博”问需式答疑:碎片拾来,积智成才。依托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0余名“田间农博”长期“上云下地”,创建田间云上资源库,采取村民“点课求学”,老师“问需施教”的教学方式,为村民解惑答疑。近3年高职扩招的1280名乡村大专生,在家乡“干中学,学中干”。一方面向谷教授、猪专家、果博士“碎片式”请教,另一方面带着村民干,示范引领乡村科技,在“实践锻炼+助农咨询”中积小成为大成,村民“家中上大学”的梦想得以实现。
二、特色之笔:“师民”联创,游育农匠
(一)动物“120”,保驾“百万头生猪”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药学等专业的44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和131名教师,组建动物“120”急救中心。推广“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集中养殖技术,完善“猪粪收集—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立体农业循环链,助力生猪养殖“零排放”“零污染”。村民一旦呼救,专家及时出诊,轮流巡回解答村民的田间急难,每年接诊频次达960余次,成为万州区“百万头生猪”的技术保障。“120”游诊医生驻扎开州麻柳乡,挽回贫困户 60 万余元的损失;帮助国家级贫困乡镇老乡控制650余头生猪疾病,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二)生态“医生”,护航“百万亩经果林”
以三峡库区生态大保护为教学服务目标,以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园林工程、休闲农业、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资源为依托,变身生态“医生”,抛出符合三峡库区种养条件“基地+品类”金方。与周边乡村及农业合作社开展深层次合作,撬动山地高效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万州100万亩“优势柑橘产业带、优质小水果产业带、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带”建设。长期驻扎在甘宁镇的玫瑰香橙、铁峰乡凤凰花果山、太龙镇古红桔等“经果林”基地,组织11000人次学生生产实训。多次获得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茶艺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
(三)田间“护理”,服务“百万亩稻渔”
学院以“基地+项目”建设为牵引,服务重庆市“100万亩稻渔”产业。创办“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汇聚50余名专家教授、230余名教师参与智慧稻渔产业“研创育人”工作。开展田间“种养品种培育+技术技能培训+稻渔综合管理”相结合的立体“护理”计划,累计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培训18500余人次。推广应用“零化肥+零农药”的稻渔共生模式,创建2个专利和2个稻渔品牌,实现了稻田产值翻番。
三、经验之作:“三农”服务,田间起步
(一)师民手拉手:在农民“心坎”上作为
1.教师牵村民,扶智扶技显担当。以乡村特工队、技术专家团为载体,选派农职教教学名师、农业种养殖技术专家、全国农业机械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创业导师等167人,通过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入乡,将先进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送到乡村一线、农民手中。近年来,年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农民工等智慧村民、土专家、田秀才9800余人次。
2.专业对产业,教师带头攻难关。利用学院种植、养殖、加工类专业优势,派出驻村第一书记与30多名帮扶队员,在乡村攻克难关。带领巫溪县天元乡万春村61户建卡贫困户开启创业之路,创办万春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和腊肉加工厂。2018年完成生产腊肉香肠制品15吨,带动农户128户致富。2019年改扩建1700平方米腊肉扶贫车间,全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乡贫困户受益脱贫。2021年6月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梦圆万春”为题,对田间办学工作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专题报道。
(二)校乡心连心:在农村“田坎”上办学
1.校村联创“特色产业”班。以服务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为立足点,结合产业需求在农村“田坎”上办学。实施古红桔班、稻渔班、芦花鸡班、烤鱼班等订单培养,推进教学“场域、时域、方式、内容”等要素向“一村一特”“一镇一品”的丘陵山地特色效益农业转变。
2.师民联开“田间育人”课。学院坚守“为乡育人、为村育才”理念,推行“教师+乡贤”导师制度和“线上+线下”学做结合。返聘146名乡村土专家,长期在校园和田园间奔波,开设“三农思政”“生态种养”等田间微课 68 个,特色讲座178个。2021年,“‘田间学院’助推乡村振兴”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产教融又合:在农业“命脉”上担当
1.融合产教元素,促使工学互嵌。游教老师坚持上山下乡、送教进村,轮流循环在乡村“打卡”上班。坚守“菜单式”育训,多模块“有的放矢”,打造能工巧匠,探索实践“游教专家+乡镇(村)+三乡人才”的产教模式,开发田间学院的7个“育训模块”,形成230门选修课单和11类“游教课程包”。
2.开展田间教学,助力产业振兴。学院围绕区域产业体系,各专业教师和科技特派员深入重庆市21个区县开展田间教学、农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近3年来,服务畜牧养殖、蔬菜、毛叶木姜子、古红桔等30余个产业,服务区县农业企业150余家,科技服务8300余人次,游训29000余人次。
四、推广之策:“校地”携手,产教互耦
(一)坚持校村共生,“游育”兴农人
学院将在校村深度合作上下功夫,扎根农村、实践农业、亲近农民,采取院坝课堂、行走课堂、田间课堂、移动教室等混合式教学方式。实施教师、学生、村民无缝隙交叉互动,“手把手、面对面、全覆盖”育人,探索村级田间课堂、田间教材的差异化,形成“村—校—村”网状融通的办学模式。在田间、车间、山间流动培育“大国农匠”,使“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二)推行产教革命,“游创”新乡村
持续破解产教“合而不融”问题,促进专业带动乡村产业。利用高校“智汇”,在现有的稻渔共生、腊肉新乡村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乡村的“产教革命”,打通乡村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推行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坚持“校乡企”联动,探索“游教专家+乡镇+合作社+农民+学生”的产学研模式。力求做到一个专业带动一个乡村产业,一所“田间学院”带动一片乡村发展,打造产业新村与田间学院融为一体的“校联体”特色。
(三)创建田间智慧,“游造”新业态
利用乡村“新基建”,推动数字化游训,创建“田间达人”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技能+智能”双能人才。推行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互动的“田间育人”模式,推动“5G+田间教学”场景的应用,施行农机与农艺、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广山地丘陵智慧农机和田间数字的综合应用,把乡村打造成为村民的“智慧家园”、学员的“智慧校园”,不断解答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
文章来源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04/dianxing/xiangmu/shengshu/shengshu5th/202211/t20221116_99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