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专题三:网络诈骗方式及防范措施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7 阅读量:

据辖区公安部门信息反馈,近期社会上诈骗犯罪案件增多,其中我院个别学生也相继遭遇不同金额的网络诈骗。然而这些案件的发生,被损失的财物大多无法追回,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随意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等原因造成的。

究其原因,目前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骗术主要有:

一、网络兼职诈骗通常寄生在正规的购物网站上,不少消费者因此会降低戒备,受害者被骗的经历也大同小异,都是在网上看到“日赚百元”的兼职广告,被骗子诱导随意登录不明身份的QQ号、群,购买游戏卡密等虚拟商品。骗子声称,“刷信誉(刷单)将会如数返还购物本金,并支付5%-50%不等的佣金”。但是当受骗者完成支付,游戏卡密会直接发给骗子,以致血本无归。

二、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待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参加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虚假网页的各种抽奖和中奖活动。一旦同学位们得到此类信息后,请千万不要去尝试,否则你将一步步陷入他们为你精心设计的骗局,直到你上当受骗后才醒悟,这样的案例在高校曾发生多起,最多的被骗上万元以上。

三、不法分子盗用学生所用QQ号后,假借同学和亲友的名义进行诈骗数目不等的现金,部份同学往往会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真到上当后上醒悟。望同学们遇到此种情况要三思而后行,要主动联系本人向其了解情况,千万不要急于采取汇款后才联系等行为。请同学们记住,只要通过QQ突然找你转帐借钱,不管平时关系再好,就要私自打电话核实,不要轻信聊天的花言巧语和对方的视频截图或通过中间人转帐截图,这很可能就是对方想方设法让你相信而遭遇诈骗。

四、假冒大学生,骗取银行卡。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要马上返校,但银行卡被自动取款机吞掉,利用都是大学生的同情心理,借用其银行卡让其家人给其汇款等手法,目的是借机盗取密码,并将银行卡掉包,分手后即将银行卡上的钱取走。

五、购物、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网店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往往对方会及时发送一个网址和二维识别码,要求购买者登录领取退款,此时你只要一登录,你手机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宝)里的钱就会被迅速转走而遭遇诈骗。

六、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网店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七、“汇钱救急”诈骗,主要是对受骗家长谎称其孩子出车祸、患急病等急需用钱。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八、虚假“中奖”诈骗。方式主要分三种:①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③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九、虚构“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短信、QQ、MSN等方式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代办费等诸多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帐户上汇款。诈骗手法: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中奖信息通过电话或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MSN等的方式通知受害人。诈骗陷阱:受害人接到电话后,往往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十、“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然后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帐户。

十一、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诈骗。利用发送短信和在网络发布信息进行诈骗,此类骗术往往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可低价邮购,先引诱事主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十二、网上和电话交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如:谎称自己为“款姐”或“富商”),在网络和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事主。后以在途中带给事主的礼物属文物被查扣为由让事主垫付罚款或保证金,或以自己新开店铺让事主赠送花篮等礼物为由,让事主向其同伙账号内汇款。

十三、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

骗子行骗过程中虽然手段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你的钱袋子、银行卡进行“角色扮演”,最终目的就是将你的钱变成不法分子的钱。只要保持清醒、留意识别,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做到“五不”防骗:

一、不盲目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骗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接到这类电话后,要及时挂断,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骗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二、不理睬 要管住自己,不贪小利才能不受诱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予理睬,以不变应骗术的万变。

三、不透露个人信息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我们就紧守一条底线: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号等情况。

四、不汇款转账 各种诈骗手法无论如何翻新,最后都会落在让你向他(她)们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汇款上、现金上。因此,对任何要求你转账、汇款或为你提供“安全账户”的陌生电话、手机短信,一概不要相信。

五、不自作主张最后请大家警记:即不相信、不贪财、不受牵、不惧怕、不泄密、不给钱、不转账。遇事小心鉴别,请他人鉴别,多方核实,或请教老师指点,避免上当。

上一条:召开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研讨会
下一条:网络安全专题二:骗术花样日新 时时须小心谨慎